![]() |
媒體報道
中國危廢處理行業的發展現狀及前景分析
1.危廢處理發展情況 我國危廢處理行業起步較晚,且前期行業管理發展較慢,從1990年開始起步,到1996年初步形成相關管理體系,2008年發布《國家危險廢物名錄》,經歷了一個比較長的探索過程。事實上危廢處理行業也是從“十一五”期間進入發展快車道,相應的國家出臺了多部政策法規,從發布密度可以明顯看出行業發展在加速。 目前,我國工業危廢處理行業整體現狀表現為綜合利用水平較高,無害化水平較低,不同細分行業表現又有所差異。相對來說,資源化利用由于能夠回收資源價值,經濟性較高,產生危廢的企業還能通過出售危廢獲得收入,因此發展較快也較為充分。而無害化處置技術復雜、處理難度高,而且對于產生危廢的企業帶來較大的成本負擔,發展較為緩慢,甚至還有大量傾倒丟棄事件發生。根據環保局的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我國工業危廢產生量達到4220萬噸,同比增長16.13%;綜合利用處置率為83.6%,同比增長2.4%。 2.危廢處理行業特點 (1)特許經營制 危廢處理項目通常采用特許經營的方式實施。政府部門授予具有資質的企業特許經營權對廢物進行規范化處理,使危廢處理企業的經營活動有法可依。同時政府對企業在廢物供應上給予相應的保障,并在資金上給予一定的扶持。 (2)危險廢物收費處置 危險廢物是工業企業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具有危害性的固體廢物,通常需要進行無害化安全處置。根據“誰污染、誰治理”的原則,產生危險廢物的工業企業需要對危險廢物的無害化安全處置承擔費用。產生危險廢物的企業須妥善貯存危險廢物,并及時交由具備危險貨物運輸資質的單位運送至處理企業進行付費處理。危險廢物產生、貯存、運輸、處置過程中嚴格執行轉移聯單等制度,實行全過程監督管理。 (3)行業的周期性及季節性 危險廢物處理行業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其與宏觀經濟走勢基本保持一致。危險廢物主要來源于工業企業,宏觀經濟繁榮時,工業企業的開工率提高,危險廢物的產生量增加,行業景氣程度上升;反之亦然。此外,受春節假期影響,工業企業在一季度的開工率略低,危險廢物的產生量隨之減少,危險廢物企業也相應呈現出一定程度的季節性。 (4)行業的區域性 危險廢物處理行業的區域性特征較為明顯,主要原因于:危險廢物的長途運輸成本較高,存在一定的運輸半徑;危險廢物適用集中處置和就近處置的原則,轄區內產生的危險廢物原則上應就近送至當地危險廢物處置單位集中處置。轉移危險廢物的,危險廢物產生單位須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申報危險廢物轉移計劃,經批準后方可轉移。 3.行業主要法規及政策 危廢處理行業是一個法律法規和政策引導型行業,縱觀世界各國危廢處理行業的發展歷史,環保法規越健全、環境標準與環境執法越嚴格的國家,危廢處理行業也就越發達,并且也就擁有越多的在國際市場占有優勢的技術。 總體而言,中國在危廢領域的立法不超過10年,最近5年開始趨嚴,最近2年的兩高司法解釋和新環保法頒布成為行業加速發展的重要催化劑。 與危廢管理相關的法律包括:《環保法》、《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可再生能源法》、《節約能源法》、《循環經濟促進法》、《清潔生產促進法》。除《環保法》和《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外其他法律都是在2004年后頒布,《環保法》修訂已于2014年4月完成,2015年起執行。 除以上法律外,與危廢相關的法規還包括:《危廢許可證管理辦法》、《危險廢物鑒別標準》、《國家危廢名錄》等,《國家危廢名錄》最近一次的修訂時間在 2016年6月21日,2013年6月發布了兩高關于危廢違規排放的《關于辦理環節污染刑事案件使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執法加嚴與標準提高促使危廢處理量價齊升。 4.產業鏈 危廢處理行業不隸屬于某一行業領域,是一個跨行業、跨領域、跨地域,與其它行業相互交叉、相互滲透的綜合性新興行業。與公司業務密切相關的上下游行業包括電鍍、冶金、石化、水務等,其關聯性主要表現在上下游行業的相互貫穿,即上游行業同是下游行業,充分體現出危廢處理行業的循環經濟特征。 5.市場驅動因素 (1)龐大的危險廢物產生量造成殷切處理需求 從中投顧問產業研究中心的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我國工業危廢產生量達到4220萬噸。大部分地區的廢物產生和持證單位可以確定合規達標的處置能力不匹配,造成大量危險廢物遭非法處置,可見危廢處理率被高估。2016年上半年,《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國家危險廢物名錄(2016年版)》等危險廢物處理相關專項規劃的相繼頒布實施,進一步催化危廢處理行業發展機遇??梢?,我國危廢處理缺口比較大,市場發展前景廣闊。www.swoother.com/
|
![]() |